
國際信評機構惠譽(Fitch Ratings)今(23)日舉行「2023 惠譽看台灣記者會」。陳怡如指出,今年來貸款需求增長全面放緩,反映房地產交易量下降,以及外部出口需求減弱與平淡的經濟增長。台灣銀行業的總放款餘額僅較 2022 年底小幅增長約 1%。

劉家瑜攝影
儘管如此,陳怡如預計,隨著經濟表現的改善,放款增長的趨勢將在 2023 年第四季和 2024 年有所回溫,特別是企業和海外放款,而包括住宅抵押放款在內等國內消金放款也可能出現溫和復甦。
陳怡如預期,若以稅前淨利衡量,2023 年台灣銀行業的整體獲利能力將比前一年增長 10%~20%,這得益於非經常性的外匯交換交易(FX Swaps)的高收益,以及銀行經常性收益(包括凈利息和手續費收入)穩定且溫和的成長。
今年來台灣銀行業的外匯交換交易呈現大幅度增長,主係受益於台幣和美元之間的利差。然而隨著兩種貨幣之間的利率差異縮小,我們預期該非經常性收入將逐漸減少。
由於經濟成長放緩,2023 年第一季的信用成本相較去年同期呈現小幅上升。但在台灣持續的低失業率和 2024 年 GDP 增長提升的情況下,該上升態勢應會保持溫和,台灣銀行業的資產品質風險應維持可控。惠譽預計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將在 2023 年增長1% ,於 2024 年加速成長至 2.8%。
台灣銀行業的資本水準因 2022 年大幅升息導致其他綜合損益(OCI)投資部位產生評價損失而受壓;2023 年以來,利率再大幅上升的風險已減緩,銀行 OCI 投資部位的評價損失也已部分回升,加上穩定成長的獲利,有助於充實銀行的資本緩衝。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|